道。豢龙氏望向坐于众弟子之中的小蚁,道:“小蚁,你回来了。”小蚁走上,站于豢龙氏巨大的身躯之前,仰望之道:“是的,先生,小蚁回来了。”豢龙氏道:“听闻你在写“春秋”一书,不知写好了吗?”小蚁道:“写好了。”小蚁奉上目录,道:“还请先生过目斧正。”随后高高的举起,这个书简太小了,恐怕还没有一片树叶大,由站于身边的道童捧上。豢龙氏捧于手中,仔细的审阅一番,道:“你写的很好,可以拜师了。”小蚁叩首一拜,道:“先生在上,请受小蚁一拜。”豢龙氏起身回礼,道:“小蚁,你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吧。”
小蚁回到众弟子之中听豢龙氏讲道。豢龙氏讲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为物,恍惚之间,先天地生,不可名状… …。”小蚁站于一个弟子的肩上,问道:“天下失道久矣,诸侯争战,天下大乱,君臣自谋,虫心涣散,不知如何治理?小蚁读遍夫子的诗书礼乐都没有找到答案。”豢龙氏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归依天道,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小蚁有问道:“如何让君王知道这些道理呢?”豢龙氏埋头沉思一会儿,又望向小蚁道:“君王那里知道这些道理呢?君王有社稷,有兵马,有律法,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君王不需要懂得这些道理。我听说,富者,赠人以财;智者,赠人以言。小蚁啊,我借智者之言赠与你,你一定要记下。聪明而好议论他人者,那么这个离死期不远了;雄辩而言他人之恶者,危险已经很近了。为人之子,不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人之臣,不要有自己的思想。”小蚁叹一口气,道:“先生,治国之道,当以德为政,以礼为本。我的理想就是,先将一个国家治理成为仁义之国,礼仪之邦,为天下树立典范。而后使各诸侯国依附,放弃征伐。”豢龙氏再次捧起小蚁所写的书简,道:“天下若是有道,又何必问礼呢?礼者,乱之首也。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为失道之时。”豢龙氏说到此,使小蚁有些迷茫了。 豢龙氏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