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十多岁的少年,他最先就是跟着家里请的先生启蒙,那时伯府状况已经不算好,请的先生也只是一辈子没考上举人的老秀才,后来大了一些,又去了附近的学堂念书,而耿温和阮氏之所以攒银子要送他去立才书院读书,也是当时学堂先生说二哥天赋不错,又刻苦,若是将来想要走科举一途,便要早做打算,免得耽误了时机。
因此,耿温和阮氏才有送他去立才书院读书的念头,为此一家人省吃俭用,到头来,却为他人做了嫁裳。
生气愤怒自然是一方面,耿舒淮最失望的应该是父亲处理此事的态度,那时的耿温,没有为儿子全力争取,他选择了退一步。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