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地广人稀,有些地方人口稠密,仅靠衙役无法照顾周全。而军队相距几百里,难以及时抵达,盗匪一起易成大患!”袁应泰说起治理地方那是非常有发言权的,而且不是普普通通的地方官,还有督抚辽东的经历,对军事也略知一二,很不好糊弄。“大来又心急了,朕打算分封的是州府县,原则上以本地人管本地事,只要遵守大明律法,足数缴纳赋税,朝廷除了监察评估考核之外,封地之内的官员任命、政务实施都不再干涉,也不会赈济。治理得好,家乡父老就过好日子,治理不好,那就一起挨饿受冻,合情合理。当然了,如果搞得当地民生凋敝,怨声载道,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托付,朝廷也可以收回封地,照直隶州那般代管。”在如何治理大明的问题上,洪涛从穿着开裆裤时就在构思,把人类曾用过的政治制度反复推敲了N遍,甚至连奴隶制和部落酋长制也没放过。经过了几十年不断修正,始终也没琢磨出十全十美的答案。任何制度都有时限性和局限性,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变化。在某個阶段算优点,到了某个阶段又成了缺点,不太好直接套用。登基之后洪涛也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根据大明目前的状态和自己的能力,逐渐有了个大致脉络。用一句话来形容,应该叫带有封建特色的君主**。按照后世的理论,这个名称是病句。封建制与君主**是互相矛盾的,有了封建就没法**。但洪涛并不觉得后世的理论全对,非要把封建和**揉在一起试试效果。封建这个词在后世一直都被误导,说什么几千年封建**,完全就是在甩锅,目的很简单,故意避开中央集权和君主**,以免让底层民众多想。实际上封建制度只存在于公元前200多年之前,在秦统一之后就没了,转而进入了郡县制,也就是中央集权统治。封建,等于封和建两层内容。封,分封也。王把土地分成若干小块,赐封给子孙、亲戚、朋友、功臣等等。这些人称作诸侯,其封地也就是诸侯国。历史上的周朝,就是最典型的封建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说周天子已经摆脱了人性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