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唐市,昆仑山。
昆仑之名最早见于《尔雅·释水》《史记·大宛传》以及《山海经》,并且诸书都认为昆仑是“河水之源”,或“河水出其东北隅”,说明在汉代之初,甚至周代(因为《尔雅》是汉初编辑的周代以来的知识集)已经将青海中部的山系(即黄河源头的山系)称为“昆仑”了。《史记·大宛传》更是将昆仑的概念西延到了干阑河的上游,并记述了“其山多玉石”,说明汉武帝时“昆仑山”的概念已经延伸到了盛产“和田玉”的西昆仑山一带。另据《十洲记》载:“昆仑号曰‘昆峻’。”这是到目前所见到的昆仑山的唯一别名。此外,东昆仑山的一些分支山脉,其名称多源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以蒙语居多)。
浮玉峰傲立昆仑山巅,海拔高度俞七千米,因海拔过高,从半山腰处开始就中年云雾缭绕,且地势险峻,前有泗鸣涧,后有萃索崖,左右两侧陡峭光滑且裹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寻常人只得远远望见山腰处。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