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末时期开始,便已经有倭寇袭扰沿海,朱元璋称帝后诏谕四方,然而仍有倭寇“乘大明未定,寇掠沿海”。与此同时,还有张士诚、方国珍的残部逃亡海上,时常与倭寇勾结劫掠货船和袭扰沿海地区,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对东瀛从一开始就几乎没有任何好感。
明朝建立后第二年(1369年,洪武二年),明太祖遣使诏谕东瀛、占城、爪哇和西洋诸国,随后占城、安南、高丽即朝贡“是岁占城、安南、高丽入贡”。接着明太祖三遣使臣赴日,希望通商和消灭倭寇,但皆被东瀛征西将军怀良挡在关西,无法见到东瀛天皇(北朝持明天皇)。
此时东瀛还处于南北朝时期,分别有以后醍醐天皇为代表的南朝,以持明天皇为代表的北朝和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三股势力(幕府将军支持北朝)。东瀛征西将军怀良代表南朝在九州岛镇守关西,由于南北朝分裂九州岛也被这三股势力瓜分。明朝伊始,大明官员甚至无法分清究竟谁才是东瀛真正的主人,天皇是何人。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