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序(1 / 2)

保罗·克鲁格曼,1953年2月28日出生于纽约郊区,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22岁时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一年后,发表了一篇关于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使他声名鹊起,38岁时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53岁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自己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成功预言了二十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这次亚洲金融危机肇始于1997年2月,美国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量子基金开始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拆借筹款,大手笔杠杆买入泰铢。因为根据他们的计算,泰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不足以维持泰铢汇率。他们的手法简单粗暴,从泰国银行借入泰铢,然后换成美元,然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全部抛出,等泰铢贬值之后,再换回泰铢还债,就是期货市场俗称的“做空”。他们的目标是逼迫泰国央行放弃固定汇率制,到时候整个泰铢就会成为他们的“无限制印钞机”,任由他们摆布。

对于索罗斯们来说,挑战一个国家央行的货币能力,并不是第一次操作。之前1992年9月16日“黑色星期三”,因为索罗斯的做空,英镑兑德国马克跌破汇率下限,英国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当天,英镑跌幅达4.3%,收于1.778美元。这场战争最终以英格兰银行完败而告终。经此一役,索罗斯获利超过10亿英镑,被业界称为“打败英格兰银行的人”,而英格兰银行则付出了亏损34亿英镑的代价。不过这次索罗斯清楚地知道泰国背后站着全亚洲最强央行之一的新加坡央行。果然,1997年2月,索罗斯等人发动了试探性进攻,泰国央行快速反击,通过在市场上回购泰铢稳定汇率。

请输入验证码验证才可阅读后面加密内容: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