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因为刘荣很清楚:这个话题,不单会得罪太后、太皇太后还有皇后,乃至她们各自的母族外戚,甚至可能连皇帝、连皇帝老爹,也一并得罪进去。二元执政,是汉家特有的秩序。改变它,等同于破坏固有的秩序,而后构建一个新秩序。而封建时代的第一要务,永远都是个‘稳’字。除非秩序带来了混乱,急需构建起新的秩序,否则,封建时代的掌权者,是不会在乎这个新秩序的好坏的。——你这个新秩序,可能好,可能坏;但我这旧有的秩序,至少也‘不差’。对封建时代而言,很多时候,‘不差’便足矣;‘不差’,就意味着不需要再冒‘不稳’的风险,去寻求‘更好’。汉家特有的东、西二宫共治天下,太后、天子共掌大权的二元制度,便是如此。——有利有弊,所以《不差》。既然《不差》,那就先用着,没必要去改。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荣冒然提出‘后宫不得干政’这六个字,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即便已经顺利成为了太子储君,初步掌握了政治‘发声权’,这六个字对刘荣而言,也同样足够冒险。但最终,刘荣依旧这么做了。因为不这么做的话……“不早点筹谋布局,待日后那句‘老狗’问世,一切,可就都晚了……”缓缓自宣室殿外的长阶走下,刘荣面上神情,只一阵说不清的惆怅。——方才,刘荣为天子启的最后一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栗姬对刘荣的慈爱为基础,以栗姬对刘荣‘言听计从’为切入点,争取以日后的栗太后,来作为汉家‘后宫不得干政’的开端!毫不夸张的说:刘荣这个答案,几乎是把天子启惊的外焦里嫩,愣是没把下巴给吓掉!“猜想过太子,或许会语不惊人死不休;却不曾想,竟会到这般地步……”这是天子启的原话。天子启不理解,并大受震撼。有那么一瞬,天子启也很心动!因为天子启想到:如果汉家不是二元整体,而是有刘荣这句‘后宫不得干政’,那自己无论是推动《削藩策》,还是平灭吴楚七国之乱,都不需要苦心积虑的算计自己的母亲。没有太后掣肘,天子启也可以做很多原本想做,却碍于东宫太后而没能做成、暂且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