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已经隐隐超出了百姓正常的口粮消耗……”除了三公子:临江王刘淤殿下之外,在场的其余兄弟四人,都是毋庸置疑的聪明人;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就算‘纯善’如临江王刘淤,也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了。“有人在吃下大哥的粮食!”“是想把大哥的平价粮全部吃下,等大哥无粮可卖,便可囤积居奇,对百姓予取予求!”经过老二刘德不遗余力的培养,或者说是‘智商共享’,临江王刘淤的人设,可谓是愈发不稳了。但眼下,刘荣却顾不上对三弟刘淤的长足进步表达认可,只沉着脸缓缓点下头。“敢打少府平价粮的注意,那背后之人,必定是明确知晓少府的底细。”“若不是有十足的把握,纵是再怎般财大气粗、权势滔天,也绝不会有人胆敢如此这般。”“——少府给我透的底,是此番平抑粮价,内帑最多只能调五百万石粮食,以作为稳定粮价的平价粮。”“如果五百万石平价粮卖出,关中粮价却还是无法平抑下去,那,就不单单是孤和内史,要吃父皇挂落的问题;”“而是今年秋后开始,一直到明年秋收——甚至是未来几年,关中百姓能不能吃饱肚子,乃至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嘴上如是说着,刘荣的目光却阴恻恻望向不远处,依旧在‘迎来往送’的售粮棚,片刻都不愿将目光挪开。良久,终还是不得不将目光收回,漫无目的的看向脚下的石阶,陷入了短暂的思绪之中。五百万石,都还是刘荣往多了说的。——岑迈给刘荣画的线,是三百万石。只要三百万石平价粮甩出去,刘荣此番平抑粮价的成败,便会立即见分晓。若粮价平抑下去了,那后续二百万石可有可无,可卖可不卖;若平抑不下去,那就算是再补上二百万石,也大概率是扬汤止沸。还有一点,是刘荣没说,也不方便说给弟弟们听得。——三百万石平价粮,不单是岑迈给刘荣画的后勤补给红线,也同样是天子启的红线。如果刘荣不能凭借这三百万石平价粮,让关中的粮食市场趋于稳定——至少是出现稳定的征兆,那天子启,就大概率要亲自下场了。交代给太子的事,最终却由天子亲自下场解决,意味着什么?意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