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54章 万众一心(2 / 3)

。你要是不想住侯城也可以,辽西郡昌黎也不错。刺史府设在那里,昌黎的各种明面上以及隐性的福利都会向昌黎倾斜。”宁长歌低声说道。周镜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再左右看了看,同样压低了声音,“这话你能说”“嗐,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吕大人当初还是辽东郡守时,侯城就是这样的。不管是侯城还是昌黎,这都是身为刺史驻地的排面。”吃了面汤垫肚子之后,宁长歌租了一辆马车回侯城。坐上马车后,周境发现,这安市到侯城的路上也热闹极了。这路上除了驴车之外,还有不少背着行囊的壮汉。“宁兄,他们这是干嘛”宁长歌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你说他们啊都是去修城墙的民夫。”周境母子挺稀奇的,这些民夫被征去做修城墙这样的苦力,怎么还有说有笑的宁长歌和他解释,今年平州修水渠、修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徭役都征用得差不多了,但城墙肯定是要修的。于是官府发红文,征召民夫修筑城墙。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战地工事需要修筑。老百姓积极响应,家家户户都将自家的壮劳力都送了来。今年平州种地都是官府派人下来指导的。套种、间种、轮种,精细育苗、按时施肥,还教他们自制草木灰水杀虫……一整年下来,他们特别忙,但是回报也是丰厚的,今年种的庄稼都长得特别好。就拿水稻来说吧,现在正是抽穗灌浆期,抽出来的穗花比以往都长,长个四分之一吧。他们完全可以想象,等这些穗花顺利灌浆,完全转化成稻穗的话,他们的收成也会比以往多收个五六斗。除了稻子,他们已经陆陆续续地收了不少好东西了,小麦、高粱、小米以及各种菽。家里的梁上挂满了一袋袋的粮食还有晒干的野物。除此之外,他们还挣到了钱,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对于老百姓来说,修筑城墙,不仅是官府的任务,也是修筑一道坚实的保护他们性命他们家园以及劳动果实的屏障。故而征召处,一眼望去,来应征的都是壮汉。没办法,有些个占惯便宜的大娘想让自家瘦小的儿子去应征,还会被鄙视,甚至还没走出村呢,就被劝回了。要是实在不听劝的,村里人的口水能喷死

请输入验证码验证才可阅读后面加密内容: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