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西河的百姓一起叛变。启王命令卿士彭伯寿率领军队去讨伐,武观则率领西河的百姓与彭伯寿在西河以北交战。彭伯寿力大无比,武观非常惊骇,于是拨转马头逃跑。彭伯寿追上去将他擒住,最终使得武观投降归顺。
启回到了阳翟,召集了北方的诸侯。随后,他封禅了恒山,玄王建立了牝门,宣布取得了成功。这个时候,天地没有出现偏差,气候没有发生变化。雨水适时,无论水旱,五谷都茂盛生长,人们的生活逐渐繁荣。政务没有苛刻之处,诉讼案件也容易处理。因此,君王在上位安心,臣子在朝中和睦,百姓在原野上嬉戏。真是一个太平天下的景象,如同虞夏初际的太平盛世。这种局面得益于启王时刻敬谨、清心寡欲、不好淫酗的品质。因此,天下安宁和谐。如果世界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那么不需要向往唐虞之治,但这种理想状态又怎能实现呢?后人钟伯敬赞美道:“黄帝、唐尧、虞舜、夏禹,他们的内心都是一致的。尊敬地继承他们的精神,这就是秉持中道。这种中道体现在天的极致,也体现在人的心中。帝尧以中道来治理天下,君王们则以协调天地之德来治国。启王和猗与两位贤人,是象贤之首。继位者的身体力行,很难说不会再次达到象贤的境界。因此,象贤比举贤更难。寻找贤人存在于众人之中,需要两面兼顾才能完美。上天怜念大禹,特别赐予他长寿的福祉。他的父亲虽然冤屈劳苦,但他的功绩将由儿子来弥补。大禹虽然历尽艰辛,却为后人带来了快乐。这种中道的精神,历经千古仍然存在。”
启王在丁亥年登基,庚寅年开始巡视天下各地。经过四年的时间,到了甲午年,才归国报告成就。就在第二年的乙未年,启王逝世了,他在位九年。这时,子昭明担任大司徒,代理行政事务,与天下臣民一起尊奉启王之子太康为新君。为启王守丧三年,之后召集天下诸侯在箕山之阴举行葬礼。于是,以戊戌年为元年,太康正式继位,成为夏王。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