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一行驾车回到京城,君陈和雍衙内一起思考:“如果明年还有宰相前来劝课农民,我们应该为他们建造一个凉亭,以便他们休息。”于是君陈下令,让郊外的农民们开阔道路并砍伐树木,建造凉亭。君陈的手下回报说:“我们的农民们已经砍伐了很多树木,建造了凉亭。但是他们发现在附近的山上所有的树木都已经被砍伐一空,唯独南郊道旁的甘棠树还在,而且树干已经合抱,农民不愿意砍伐它。”县官下令拘捕抱树的百姓,问他们:“我想砍掉路边的树,建一个劝农亭,以便来年王臣经过时能下马休息。你们为什么要抱着树不让我砍伐呢?”那些农民跪下来说:“我们不是故意争夺树木的罪行,因为召公宰相曾经停在甘棠树下,我们非常感激他的恩德,不忍心砍伐这棵树,想保留它以纪念召公。”县官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就在甘棠树的旁边建造了一个凉亭,名叫“召亭”以纪念召公。当时百姓为召公和君陈的管理感到欣喜,纷纷吟诗表达心情,其中一首诗如下:“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公所享。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斫,召公所悦。”潜渊居士读了历史,忍不住吟咏诗句,诗如下:“一树甘棠蔼道傍,召公遗德愈芬芳。当时若使柯条剪,怎得清名万古香。”
话说召公回到朝廷拜见成王,成王问道:“南方的教化情况如何?”召公就将鹊鸠共巢、雍城出现三异这些事上报给成王。成王听了非常高兴,说:“雍城的官员君陈,周公在世时就一直推荐他,说他非常孝顺友爱并且非常有才干。如今果然如此。” 于是他派使臣前往雍城,邀请君陈回朝,并且晋升他为上卿。当时,文武百官中有六位卿士,其中左边有太保召公、大司徒芮公、大宗伯彤公,右边有大司马鲁公、大司寇卫公和大司空毛公。这六位卿士都相互合作,共同辅佐君主,使得天下太平。有一天,成王生了病,内官奉旨传召毕公和召公进宫托孤。毕公和召公进入宫殿后,向成王行礼拜见。成王说:“我十三岁登基,现在得到了叔父们的教诲和帮助,已经执掌朝政十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