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桓王非常生气,就想发兵去质问郑国。周公黑肩上奏说:“虽然郑国的祭足偷了麦子和禾苗,但这只是边疆地区的小事,郑国的国君未必知道。因为一点小的愤怒而抛弃了尊贵的亲戚,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如果郑国的国君心里不安,他一定会亲自来道歉和修好关系。”桓王批准了这个建议,只命令边境地区加强防范,不要容许外**队入境。对于割麦和割禾的事情,则不再计较。
郑庄公发现周王并没有追究郑国盗取禾麦的责任,但他仍然感到不安,于是决定前往周朝朝见国王。就在他准备动身的时候,有人报告:“齐国的使臣来到了。”郑庄公接见了来使,使臣传达了齐僖公的命令,邀请郑庄公前往石门相会。庄公本来想要和齐国结盟,于是前往石门赴约。两位君主见面后,相互歃血结盟,约定互相称兄道弟,共同应对未来的事情。齐侯问:“您的儿子世子忽有没有结婚?”郑庄公回答说:“还没有。”僖公说:“我有一位年纪虽然还没到成年,但才智出众的女儿。如果您不嫌弃,愿意让她成为您儿子的妻子。”郑庄公连连谢过齐侯的好意。等到回到郑国,郑庄公把此事告诉了世子忽。忽回答说:“妻子和丈夫相配,所以称为配偶。现在郑国比齐国小,大小不相称,我不敢高攀。”庄公说:“这门亲事是彼方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和齐国成为甥舅关系,凡事都可以依靠他们,我儿为何要推辞呢?”世子忽又说:“丈夫应该立志自强,不能依赖婚姻关系。”郑庄公很高兴儿子有自立自强的志向,于是不再强迫他接受婚姻。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郑国,得知郑世子不愿意成婚,回去向齐僖公报告。僖公叹了口气说:“郑世子真是谦让至极了!我的女儿还很年轻,我们可以再考虑这个问题。”后人有一首诗讽刺那些贪图权贵、攀附高门的富家子弟,认为他们还不如郑忽辞婚的行为明智。这首诗说:“婚姻门户要相当,大小须当自酌量。却笑攀高庸俗子,拚财但买一巾方。”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