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意,然后再表示祝贺。桓公问道:“你哀悼什么?”鲍叔牙回答说:“公子纠是您的兄弟,您为了国家不得不把他消灭,我怎么能不哀悼呢?”桓公接着问:“即使这样,你为什么还要祝贺我呢?”鲍叔牙答道:“管夷吾是天下的奇才,非常厉害,我已经把他请回来了。您现在得到了一位贤相,我怎么能不祝贺您呢?”桓公说:“管夷吾用箭射中我,那箭还在我那留着呢。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心里不舒服,恨不得吃他的肉才能解恨,何况还要用他呢?”鲍叔牙说:“作为臣子,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主人效力。他射钩的时候,只知道有子纠,不知道有你这个君主。如果你真的要用他,那么他将会为你射取整个天下,何况只是你一个人的钩呢?”桓公说:“我暂且听你的,赦免他不予诛杀。”于是鲍叔牙去把管夷吾接到自己家里,早晚和他谈论国事。
话说齐桓公表彰扶立国君的功劳,高氏、国氏世代为卿,都增加了采邑。桓公想任命鲍叔牙为上卿,把国家政事交给他。鲍叔牙说:“君主对我的恩惠,让我不致于饥寒交迫,这已经是君主的赐予了!至于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胜任的。”桓公说:“我了解你,你不能推辞。”鲍叔牙说:“所谓的了解我,不过是小心谨慎、遵循礼仪法度而已。这些都是臣子的本分,并非治理国家的才能。治理国家的人,需要内部安定百姓,外部安抚各族,为王室建立功勋,使诸侯得到恩泽,国家像泰山一样稳定,君主享受无尽的福祉,功绩铭刻在金石之上,名声传颂千秋。这样的帝臣王佐重任,我哪里担当得起呢?”桓公听后非常高兴,忍不住上前问道:“如你所说,现在也有这样的人吗?”鲍叔牙回答说:“主公如果不去找这样的人,那也就算了,如果要找,那我认为管夷吾就是这样的人。我在五个方面都不如他:对待百姓宽厚温柔,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稳稳地把握住大权,我不如他;对百姓忠诚诚信,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我不如他;制定礼仪法度,能够让四方都遵循,我不如他;在军门手持鼓槌,让百姓勇敢战斗,无所畏惧,我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