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我们应该推举齐侯作为盟会的主宰。”诸侯们都说:“除了齐侯,没有人能担此重任,陈侯的话是正确的。”桓公再三推让,最终登上了祭坛。齐国的君主担任主持人,宋国的君主次之,然后是陈国、蔡国和邾国的君主。各国的排列已经确定,鸣钟击鼓之后,他们先向天子的空位行礼,然后再互相拜谢,表达兄弟之间的情谊。仲孙湫拿着一份盟约,跪在地上读道:“在某年某月某日,齐国的小白、宋国的御说、陈国的杵臼、蔡国的献舞、邾国的克,接受天子的命令,在北杏这个地方聚会,共同支持王室,拯救弱小,扶持危难。如果有人违背盟约,各国将共同征讨他!”诸侯们纷纷拱手表示接受这个命令。《论语》中称赞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其中第一次会盟就是在北杏这个地方。髯瓮有一首诗描述了这次会盟的盛况,说:“济济冠裳集五君,临淄事业赫然新。局中先着谁能识?只为推尊第一人。”
当诸侯献酬结束时,管仲走上台阶说:“鲁、卫、郑、曹四国,之前违背了周王的命令,没有来参加会盟,我们不得不去讨伐他们。”齐桓公举手向四国的国君说:“我的国家兵车不足,希望诸位一同出力。”陈、蔡、邾三国的国君纷纷表示响应:“我们敢不率领军队跟随您吗?”只有宋桓公默默地没有回应。
那天晚上,宋桓公回到馆舍,对大夫戴叔皮说:“齐桓公太过狂妄自大,越过自己应有的地位主持会盟,就想调遣各国的军队。将来,我们的国家将会因疲于应付而受苦。”戴叔皮说:“各国的态度还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齐国的势力尚未完全集结。如果齐国征服了鲁国和郑国,那么它的霸业就完成了。齐国的霸权对宋国来说并非好事。在参会的四国中,宋国是最强大的,如果宋国不参与战争,其他三个国家也将瓦解。何况我们今天来参会,只是想得到周王的命令,确定我们的地位。既然已经参加了会议,还有什么可等待的呢?不如先回去吧。”宋桓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在五更时登上马车离开了。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