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有见过先王的政治。但我曾听说过尧舜的时代,十天一场风,五天一场雨,百姓耕田吃饭,挖井喝水,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智慧,没有见识,只顺从天意’。现在正值法纪不振,教育无效的时代,却说这是尧舜般的太平盛世,这真是我等小人所不能理解的。又听说尧舜的时代,官吏端正,诸侯顺服,驱逐四凶,天下安宁,不用言语就能取信于人,不用发怒就能让人敬畏。但现在您一举措就使得宋国背弃盟约,再一举措就使得鲁国劫持盟会,不停地用兵,百姓劳苦,国家财力耗尽,却说‘百姓安居乐业,草木欣欣向荣’,这又是我等小人所不能理解的。我还听说尧把天下让给了舜,而不是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舜又避居在南河,百姓拥护他,他才不得已接受了帝位。现在您杀了您的哥哥才得到这个国家,借用天子的名义来统治诸侯,我真不知道这与唐虞的揖让有什么区别。”桓公大怒,说:“你这个狂妄之徒,竟敢出言不逊!”便下令将他处斩。左右将宁戚绑住,准备执行死刑。宁戚面不改色,毫无惧意,抬头叹息道:“夏桀杀了龙逢,商纣杀了比干,现在我宁戚也要成为他们第三人了!”隰朋进谏说:“这个人面对权势不阿谀奉承,面对威严也不感到恐惧,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请您赦免他!”桓公听后心头一转,怒气立刻消了,于是命令解开宁戚的绑绳,对他说:“我刚才只是想试试你,你确实是一个有才的人。”宁戚拿出了他怀中的东西,原来是管仲写的一封信。桓公拆开信封看了看,信上大概写着:“臣奉命出征,来到了峱山,遇见了卫国的宁戚。这个人并不是普通的牧童,而是当世有用之才,您应该留下他来辅佐您。如果您舍弃他让他去为邻国效力,那么齐国将会后悔莫及!”
桓公说:“既然你有仲父的信,为什么不直接呈给我呢?”宁戚回答道:“我听说贤明的君主选择合适的人来辅佐自己,而贤明的臣子也要选择合适的主公来为其效力。如果您喜欢奉承而不喜欢直言不讳,用怒气来对待我,那么我宁可死也不把这封信呈给您了。”桓公听了之后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