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勇敢。宋国人害怕楚军就像害怕蛇蝎一样,您凭什么认为我们能战胜楚军呢?”襄公说:“楚军的武器装备充足,但仁义不足。我们的武器装备不足,但仁义充足。过去武王只有三千虎贲军队,却能战胜殷朝的亿万大军,靠的就是仁义。作为一个有道之君,却要躲避无道之臣,我宁愿死也不愿意活着。”于是他在战书的末尾批示,约定在十一月初一,在泓阳进行战斗。”襄公命令制作一面大旗,放在辂车上,旗上写上“仁义”两个字。公孙固暗暗叫苦,私下对乐仆伊说:“打仗是为了杀人,却谈仁义,我真不知道君主的仁义在哪里?天意已经夺走了君主的魂魄,我为君主感到危险!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君主的决策而使国家受损。”到了约定的时间,公孙固在天还没亮时就起床,向襄公请求,严阵以待。
据说楚将成得臣驻扎在泓水北岸,斗勃建议:“我们五更时分就要渡过泓水,以防宋国先布阵来阻挡我们。”得臣笑着说:“宋公只顾着空谈仁义,完全不懂得军事。我们早早渡河早早打仗,晚渡河晚打仗,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天亮的时候,楚军开始陆续渡过泓水。公孙固向襄公建议道:“楚军在天亮时才开始渡河,看来他们对我们非常轻视。我们现在趁他们一半军队还没渡过河,突然发起进攻,这样就能用我们完整的军队对抗楚军的一半兵力。如果让他们全部渡过河,楚军兵多我们兵少,恐怕难以抵挡,那怎么办呢?”宋襄公指着大旗说:“你看到上面的‘仁义’二字了吗?我们的军队摆出了堂堂正正的阵势,我们怎么能够半路袭击楚国呢?”公孙固又在心里感到苦恼。
不一会儿,楚国的士兵全部渡河。成得臣穿着华丽的衣袍,头戴琼冠,缀着玉珠,身披软甲,腰间挂着雕饰的弓箭,手持长鞭,指挥着军队,布置东西两侧的阵势。他气宇轩昂,自信满满,好像旁若无人似的。公孙固再次请求见宋襄公,说:“楚国的军队正在布阵,还没有完全列好,我们现在可以趁机击打他们,让他们陷入混乱。”宋襄公对他吐了口唾沫,说:“你怎么能够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