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高兴,于是派斗宜申带领西广的军队前往。楚军的两个广,东广在左边,西广在右边,所有的精锐士兵都在东广。而这次只分出了西广的军队,人数不过千人,而且还不是精锐士兵,这是因为楚王担心军队会战败,所以不肯派出更多的人。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聚集了家族的士兵,总共约有六百人,主动请求参战。楚王同意了他的请求。斗宜申和越椒带领军队到达宋国,成得臣看到军队人数少,心里更加愤怒,大声说:“即使不再增加兵力,难道我就打不赢晋国吗?”当天,他就召集了四路诸侯的军队,拔营起寨,准备出发。然而,这次行动正好中了先轸的计谋。髯翁有一首诗说:“久困睢阳功未收,勃然一怒战群侯。得臣纵有冲天志,怎脱今朝先轸谋!”
成得臣亲自率领西广的戎车,以及成氏本宗的兵力,担任中军的指挥。他派遣斗宜申率领申邑的军队,与郑国和许国的军队一起,作为左军指挥。他还任命斗勃率领息邑的军队,与陈国和蔡国的军队一起,作为右军指挥。在狂风暴雨中,他们直奔晋国侯的大营,分别在三个地方设立营寨。
晋文公召集诸将商量对策。先轸说:“我的计谋是要诱使楚国出兵,然后打败他们。而且楚国自从参加对齐国的围攻宋国时,一直到现在,这些部队已经变得老弱无力。所以如果要与楚**队作战,一定要认真面对,不能轻敌!”狐偃说:“主公,您曾经在楚君面前说过:‘如果有一天我领兵在中原作战,请您退避三舍。’现在我们如果要与楚国作战,那就是违背了诚信。主公,您从不会对中原诸侯失信,难道要失信于楚君吗?我们还是避开楚国吧。”诸将听了狐偃的话,都面露愤怒的神色说:“让君主躲避臣子,这是极度的侮辱!这样做是不可行的!”狐偃说:“虽然晋国的元帅子玉很强硬,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楚国君主对我们的恩惠。我要躲避楚国,不是因为要躲避子玉。”诸将又问:“如果楚**队追击我们怎么办呢?”狐偃回答:“如果我们撤退,楚国也会撤退,那么他们就无法再围攻宋国了。如果我们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