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襄王二十年的时候,晋文公在践土接受了周襄王的犒赏,事情结束后便回到了晋国。其他诸侯也各自告别周襄王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卫成公对歂犬的话产生了怀疑,于是派人暗中去调查。他们看到元咺和叔武一起加入了盟约,名字都记录在盟约书上,没时间详细了解,便立即回去向卫成公报告了这个情况。卫侯非常生气,说:“叔武果然私自立为国君了!”他狠狠地骂道:“元咺是叛逆,背叛了君主!他为了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扶持新的君主,却又派自己的儿子来监视我。我怎么能容忍你们父子呢?”元角正想要辩解,但卫成公已经拔剑一挥,他的头颅立刻落地。真冤枉啊!元角的随从吓得慌忙逃回,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元咺。元咺说:“他的生死都是命定的!国君虽然亏待了我,但我怎么能对不起太叔呢?”司马瞒对元咺说:“既然国君怀疑你,你也应该避免嫌疑。为什么不辞职离开,以表明你的心迹呢?”元咺叹息道:“如果我辞职离开,还有谁会和太叔一起守护这个国家呢?杀害他的人是出于私人恩怨,而守护国家则是关乎大局的事情。因为私人恩怨而放弃国家的大事,这不是作为臣子应该有的报国之义。”元咺向叔武提出请求,派他去给晋国的君主送信,请求恢复卫成公的位置。这对元咺来说是一个好的机会。现在,我们暂时不提这件事。
晋文公接受了册命之后回来,士兵们手持弓箭,排列整齐,充满了威武的气氛。回国的那天,一路上的百姓,老老少少,都争着来看他的威仪,人们拿着篮子装着食物和酒水,一起欢迎他们的军队。人们赞叹不已,都夸赞他们的主公是英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都在说晋国一定会繁荣昌盛。正是:“扞艰复缵文侯绪,攘楚重修桓伯勋。十九年前流落客,一朝声价上青云。”
晋文公在临朝接受朝贺后,开始评功行赏,他认为狐偃是最大功臣,先轸次之。其他将领们提出反对意见:“在城濮之役中,是先轸设奇谋破了楚军,这都是先轸的功劳,为什么现在反而把最大功臣归功于狐偃呢?”晋文公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