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在这两个国家中,卫国的国君先到达。
话说卫灵公行至濮水之上,天色已晚,便在驿站中住宿。夜半三更,他无法入睡,耳边仿佛听到有人在弹琴。于是他披上衣服坐起来,靠在枕头上倾听。那琴声非常微弱,但清清楚楚,是从未听过的新曲调,非常动听。卫灵公试着询问身边的人,他们都说:“没有听到。”灵公一向喜欢音乐,有一位太师名叫涓,擅长创作新曲,能作出适应四季的乐曲。灵公非常喜爱他,无论出入都让他跟随。于是灵公让身边的人去叫师涓过来。师涓来到时,琴曲还没有弹完。灵公说:“你试着听听,这声音像是鬼神在演奏。”师涓安静地听了一会儿,琴声停了之后,他说:“我已经大致能理解它的曲调了。不过需要再住一晚,我就能把它完整地写下来。”于是灵公又住了一晚,半夜时琴声又再次响起。师涓拿起琴来学习,完全掌握了这首曲子的精髓。
到了晋国后,朝贺的礼仪完毕,晋平公在虒祁台上设宴。酒喝得正高兴时,平公说:“早就听说卫国有个叫师涓的人,擅长创作新曲,这次有没有带来?”卫灵公站起来回答说:“他就在台下。”平公说:“那就请让他上来。”卫灵公把师涓叫上台。平公也把师旷叫来,两人互相搀扶着上了台。师涓和师旷在台阶下跪拜行礼后,平公让师旷坐下,师涓则坐在师旷的旁边。平公问师涓:“最近你有创作什么新曲吗?”师涓回答说:“在来的路上,我偶然听到了一个新曲,希望能用琴演奏出来。”平公便让身边的人摆好琴,取来一张古桐木制成的琴,放在师涓面前。师涓先将七根弦调好,然后轻轻拂动指尖开始弹奏。才弹了几声,平公就赞叹不已。但曲子还没弹到一半,师旷突然伸手按住琴说:“停下来,这是亡国之音,不能继续弹下去。”平公问:“为什么会是亡国之音?”师旷回答:“在殷末时期,有一位名叫延的乐师,与纣王一同创造了靡靡之音,纣听了之后非常入迷。这个声音就是那个时期的音乐。但是后来武王伐纣,延带着琴向东逃跑,最终跳进濮水自尽。从此之后,只要有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