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誓,这是为了照顾邻国的需要。何况越国是我们的贡献来源?等到明年谷物收成好了,他们就按照数目如数奉还,这并不会对吴国造成任何损失,反而会让我们在越国留下美好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夫差于是给越国提供了万石的粮食,并对文种说:“我违背了群臣的意见,向越国输送了粮食,等到年成丰收,你们一定会如数奉还,不可失信!”文种再次拜谢道:“大王同情越国并拯救我们的饥饿,我怎敢不遵守约定。”文种领回了一万石谷子,回到越国,越王非常高兴,群臣都欢呼:“万岁!”句践立即把谷子分发给国内的贫民,百姓们都赞扬他的恩德。
次年,越国丰收了,越王问文种说:“我们如果不归还吴国的粮食,就失信了;如果归还,就会损失越国的利益,而让吴国受益。怎么办呢?”文种回答说:“我们应该选择好的粮食,蒸熟后送给吴国,这样他们会喜欢我们的粮食,并用来播种。这样我们的计划就能够实现了。”越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将熟谷按照斗斛的数量归还给吴国。吴王感叹道:“越王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他又发现越国的谷粒又大又粗,就对他的官员伯嚭说:“越国的土地非常肥沃,他们的种子也很好,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发给我们国内的民众进行种植。”于是,吴国的人民都开始使用越国的粮食种子进行种植,结果却导致了粮食歉收,吴国的人民陷入了饥荒。夫差仍然认为这是地土不同的缘故,没有意识到是因为越国的粮食种子蒸熟了。文种的计谋真是毒辣!这件事发生在周敬王三十六年。
越王得知吴国的饥荒情况后,想要发动战争攻打吴国。但是文种劝谏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吴国还有忠臣在朝。”越王又问范蠡的意见,范蠡回答说:“时机不远了!希望王陛下多练习战争,等待时机的到来。”越王问道:“我们的攻战准备还不够吗?”范蠡说:“善于战争的人,必须有精锐的士兵,这些士兵必须具备多种技能,包括大剑、戟和小型的弓箭等武器。如果没有明师的指导和教练,他们就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水平。我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