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敬王三十六年的春天,越王句践派遣大臣诸稽郢率领三千士兵,协助吴国攻打齐国。吴王夫差随即征集了来自九个地区的士兵,大举进攻齐国。他们预先派人在句曲建造别馆,并且种满了秋天的梧桐树,称之为梧宫。他们还让西施搬到那里避暑,等待击败齐国之后,就在梧宫度过夏天,然后才回家。吴**队即将出发时,伍子胥又劝谏说:“越国才是我们心腹之患,而齐国只是疥癣之疾。现在大王调动十万大军,行军千里,只为了争夺疥癣之疾,却忘记了心腹大患。我担心齐国未必能战胜,而越国的祸患已经来临了。”夫差愤怒地说:“我发兵有定期,这个老贼总是说些不吉利的话,阻挠我的大计,我该拿他怎么办?”他打算杀了伍子胥。伯嚭秘密上奏说:“这位是先王的老臣,不能杀他。大王不如派他去齐国约定战斗,借齐国的手来处理他。”夫差说:“太宰的计策真好。”于是写了一封列举齐国攻打鲁国、怠慢吴国的罪状的信,命令伍子胥去见齐国君主,希望齐国君主因此被激怒而杀死伍子胥。伍子胥预感到吴国必定会灭亡,于是带着儿子伍封一同离开。他们来到临淄,呈交了吴王的书信。齐简公非常愤怒,想要杀死伍子胥。鲍息劝谏说:“伍子胥是吴国的忠臣,他屡次劝谏吴王,但都没有被采纳,已经势同水火。现在吴王派他来齐国,是想借齐国之手杀他,以避免他继续劝谏。我们应该放他回去,让他的忠诚和奸佞之徒互相攻击,让夫差背上恶名。”齐国的国君简公反而待子胥非常友善,还和他约定了战争的时间,定在春天末期。子胥原本和鲍牧相识,所以鲍息劝说齐国的国君不要杀害子胥。鲍息私下向子胥打听关于吴国的事情,子胥默默地流泪,但是却引领着他的儿子伍封,让他拜鲍息为兄,并且寄居在鲍家,以后他的名字不再用伍姓,而是叫王孙封。鲍息感叹说:“伍子胥因为劝谏吴王,将以死谏的方式离世,所以他预先安排儿子在齐国生活,以延续家族的香火。”这里不再提及子胥和他的儿子因此而分离的痛苦。
吴王夫差选择一个好日子,从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