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不相让,整整斗了五年,并且随着双方年龄的增长,斗争的手段越来越危险。到了最后,甚至在弘治十三年正月摆了擂台,要分个高下。
陈守瑄等人无奈,干脆做局。第一场双方精锐尽出,一位宣弘法,一位说道情,最后因为鸡同鸭讲,算是打和。第二场,双方再次派出中坚力量,各自诉说师门传承,美其名曰最高深得比武,结果自然又是隔靴搔痒,还是打和。如此明明应该师父们的斗法,却成了要靠第三场的郑直和渡己肉搏来分胜负。最终二人两败俱伤,各自休养半个月,还是打和。
可以讲,当初陈守瑄之所以带着郑直去汾州参加法会,为的就是将二人隔开一段时间,避免两家再也压不住。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