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蚕匾与新茧房
深夜的桑园飘着细雪,梦莹陪着赵一歌检查智能蚕房的越冬设备。老式蚕匾与AI温控箱并排而立,木头上的雕花与金属面板的指示灯交相辉映。“记得这个吗?”赵一歌摸着老蚕匾的边缘,那里还留着她十六岁时刻的“梦”字,“那年暴雨冲毁蚕房,你抱着这匾哭,说上面有你妈的手泽。”梦莹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温柔。时光荏苒,老蚕匾与新茧房并肩而立,恰似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之典范。”赵一歌感慨,目光扫过AI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每一代蚕农的心血,都在这光影中延续。”梦莹微笑,心中默念: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始终如一。
雪片落在智能茧盒上,透明箱体里的“月光蚕”正吐着荧光丝,在黑暗中勾勒出淡淡的锦鳞纹。梦莹忽然想起钱程展示的《蚕织图》,想起张恒工作室里的虫蛀叶画,忽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奔波,不过是在织就一张更大的网——网这边系着南充桑园的绿意、青石板的古朴、顺庆米粉的醇香;网那边连着米兰秀场的璀璨、巴黎工作室的创意、深圳直播屏的鲜活,而中间穿梭的,是三代人掌心磨砺的茧痕、母亲临终前细密的针脚、祖父缫丝时悠扬的歌谣。梦莹眼中映着雪光与萤光,心中涌起对未来的期许。雪光映照下,梦莹仿佛看见祖父在桑树下哼唱的情景,那悠扬的曲调穿越时光,与智能茧房内的微光交织,宛如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梦莹深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那份对蚕桑的深情与对技艺的坚守,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