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了,如果大王能够免去我在会稽的死罪,我希望能退休,养老在江湖之间。”越王感到十分悲痛,眼泪顺着面颊滑落,泪水湿透了衣襟,说:“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报答你们,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呢?如果你留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治理国家,如果你离开我,你的妻子和孩子将会被处死!”范蠡回答道:“臣虽死不足惜,但是妻子和孩子又有什么罪过呢?生死只由大王决定,臣已无所顾虑。”那天晚上,范蠡乘坐小船出了齐女门,涉过三江,进入五湖地区。至今在齐门外还有一个叫做蠡口的地名,就是范蠡涉过三江的地方。第二天,越王派人去召范蠡,但范蠡已经走了。越王脸色变得很不愉快,问文种:“我们还能追上范蠡吗?”文种回答说:“范蠡具有无法预测的智慧和计谋,是无法追回来的。”文种刚一走,就有人递过来一封信。他打开一看,原来是范蠡的亲笔信。信上写道:“难道你不记得吴王曾经说过的话吗?‘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国的国王长得像长颈鸟,嘴巴像喙,他忍辱负重而且嫉妒功劳。他能和我们一起共同面对困难,但不能和我们一起享受安乐。如果你现在不离开,灾难就会降临!”文种看完信后,想要召回那个送信的人,但已经不知道去向了。他觉得有些不开心,但还没有完全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他叹了口气说:“范蠡怎么这么过于担忧呢?”
几天后,勾践的军队回到越国,带着西施一起回去。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西施引出,把她绑在石头上,沉入江中,说:“这是导致国家灭亡的东西,留着她有什么用?”后来有人不知道真相,误传范蠡载着西施出走,并将范蠡载入五湖传说中。于是就有了“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这句话。实际上,范蠡单独乘船离开越国时,就连妻子都舍弃了,更何况是吴国宫廷的宠妃呢?范蠡怎么会私自载着西施离开呢?还有一种说法是范蠡担心越王再度迷恋西施,才用计谋将她沉入江中,但这种说法同样是不正确的。罗隐有一首诗为西施辩护,诗中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