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道:“家国兴亡自有时,时人何苦咎西施!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另外,越王想起范蠡为越国所做的贡献,便收留了他的妻子,并授予他百里之地的封号。越王还让工匠铸造了一尊范蠡的金像,并将它放在王座旁边,仿佛范蠡就在那里坐着一样。
据说范蠡从五湖出海后,有一天派人将他的妻子接到了他身边,然后前往齐国。在齐国,他改名为鸱夷子皮,并担任了上卿的职务。但不久之后,他放弃了官职,隐居在陶山上,养了五头母猪,通过繁殖母猪获得了大量财富,自称陶朱公。据传,陶朱公留下了一本名为《致富奇书》的书,成为了后人的财富之道。后来,吴国人民在吴江上为范蠡举行祭祀活动,与晋朝的张翰、唐朝的陆龟蒙一同被合称为“三高祠”。宋代诗人刘寅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人谓吴痴信不虚,建崇越相果何如?千年亡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
句践没有履行灭吴的诺言,没有将土地分给功臣,与旧臣的关系也变得疏远,见面越来越少。计倪假装发狂辞职,曳庸等人也纷纷告老还乡,文种心里想起了范蠡的劝告,声称有病不再上朝。越王身边有些不喜欢文种的人,在越王面前诬陷他说:“文种认为自己的功劳大但得到的赏赐少,心中不满,所以才不上朝。”越王很清楚文种的才能,认为在灭掉吴国后,已经没有地方可以用到他,担心他一旦制造混乱,没有人可以制服他。想要除掉他,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正好那时鲁哀公与季、孟、仲三家有矛盾,想要借助越国的军队攻打鲁国,以此消灭这三家,于是以朝拜越国为名,来到越国。句践心里对文种有所担忧,所以没有发兵去帮助鲁哀公,结果鲁哀公最终死在了越国。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